1. 文学作品读后感200字
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没有多彩的人生,就不会产生美丽的文学,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但是文学又不完全是人生体验。吴密先生在他的《文学与人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文学是人生的精髓”—哲学是汽化的人生,诗歌是液化的人生。小说是固体化的人生—均从各种含水的不纯物质中得来的,戏剧是爆炸的人生。“初读这段文学,并不知其意,但得出一点结论:文学泊于人生,但又作用于人生。
一、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文学样式有多种,谓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但无论作何种文学,为文者均有其水平之高低,文采之优劣;人生亦有多种,但不论是何种人,均有其人品,所以为文者其人品之高低,谓之曰高尚,低俗,伟大渺小,卑微等等。一部文学作品(或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内涵及思想,通过鉴赏一个人文章的内涵及思想,可以看出为文者的为人。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
在C•汉密乐顿的作品《小说之素材与方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美国某君,搜集一人之手迹、支票、帐单、照片等,以作小说,试验卒失败。”意思就是说,一人想用真实的人生为写作对象,来写一部小说,但最终失败了。可见文学不是真实的人生经验。(至少小说表现的不是真实的人生)即吴密先生所说的:人生≠真实的与直接的经验。所以,准克地再现人生的做法在文学的做法在文学创作中是不可取的,也是很难做到的。每一部文学著作都是生活细节为对象,再加之以想象,赋之以深邃的思想才完成。四大名著无一不是在历史事件(或家庭琐事)的基础上改编,提炼其精华,投之以作者的感情才形成的:《红楼梦》中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附加在贾宝玉身上,但又加了一些虚幻境、空空道长等),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与广度;《西游记》作者以历史事件玄奘西游为小说线索,加之以孙悟空、猪悟能等传奇人物,使小说主题立刻升华;不是单纯表现唐僧师徒四人如何与妖魔斗智斗勇,而是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细细品味吴密先生对几种文学作品巧妙的比喻,终于体会了“文学是人生的精髓”。真实的人生是混有杂质的一盆水。但在文学作品中,人生便是已经除去杂质的清水、纯净水,而其中哲学是“汽化的人生”,最好为纯净,所以哲学是人生中最精华的部分—精神;诗歌是“液化的人生”,较哲学次之,所以诗歌表现了人的思想情感,是理想化的;而小说最劣,它只是在真实人生的基础上稍稍加工而成,所以小说重在记事,辅之心肝肤浅的情感表达……所以,“文学是人生的精髓”。
文学源于人生,是人生的表现,同样,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人的思想。
现在中国文学有诸多缺失,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宣传文学——专门作为宣传达室的工具;闲谈文学——缺乏作文的严肃性;消遣文学——低级趣味的文学。从这些文学中就可以看出作者们的低级超味,作文的不严谨,为人的不严肃。读过韩寒的《一座城池》的人,再了解一下韩寒这个人就会真正体会到“文如其人”。
二、文学于人生之功用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学?因为文学于人生有非常大的作用。
读《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太史公坎坷艰难的人生;读《离骚》,我们懂得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们知道了“公正是灵魂的优点,也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它是其他各种德行的基础“。于是我们学会了公正……所以,文学之于人生等一大功用及涵养心性,培养心志,培养道德。
文学还可以促进真正文明。文学改变了人的意识,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促进人的进步。所以,一切优秀文学都在宣扬与体现人的规律,最终让人进步,促进真正文明。
除此之外,文学还可以让人通晓人情:《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人章“。可以让人了解世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之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学作用于人生,功效甚广,但一定是好文学才可以促进人养成好品质。
最佳文学作品含有人生最大量的、最有意义的部分 ,而且让读者爱到启迪,得到乐趣,这才是文学与人生的最佳契合点。
2. 文学的趣味读后感200字
看了追风筝的人,感人至深,让人沉重,勾起了我很多回忆,也畅想了很多。
想起了童年,我也曾经第一次撒把骑车,那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更想起了犯下的现在看似微不足道,但曾经害怕得不得了的小错误。像阿米尔一样,有很多我隐瞒了,即使很小的事情,可一定会有类似的心理活动,恐惧,懦弱。
想起了弟弟,我也有个弟弟,虽不是亲生,但一起长大,一起玩游戏机,一起踢球,一起打闹。我也曾经欺负过他,但不一样的是,有谁欺负我的弟弟我还是会挺身而出的。
想起了童年时眼里的那个爸爸。严厉,甚至是专制。曾经抱怨,挨打,甚至是恨过他,我很少会听到他的表扬,如同书中的阿米尔。不过,很幸运,爸爸是一个很有男子汉气质的人,也是个大好人,同样如书中阿米尔的爸爸。作为儿子,我总是不断地模仿,追逐,然后超越。于是我长大了。在长大之后,爸爸不再是那个严厉的爸爸,变成了我的朋友,也会不断的给我信心,还是如同书中阿米尔的爸爸。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父子关系都是这样发展的。
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正直,单纯,忠诚。它可以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为了别人隐瞒真相,没有一点自私。他不会要求你为他做任何事,无言的付出,付出。正如书中他所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希望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我身边,也许我是自私的,我一定会以哈桑的方式对待那个人。或者说,我也想做哈桑那样的人,只是我在寻找一个,我可以为之奉献一切的人。
阿米尔,书中的主人公,在不断的抉择中长大。就好比我自己,生活中的主人公。不断的遇到情况,抉择,走自己的路,其中会有恐惧,犹豫,逃避,很多很多,只希望我的选择不会让我在事发以后感到后悔。实际上,很多时候很多事我会后悔,我相信很多人也会这样。于是,一个善良的人,会走上自我救赎的道路,为了心灵的释放。
风筝,是人生的目标吗?是我们想要追逐的东西,是我们想要拿来炫耀的东西,是我们想要用它改变一切的东西。然而,是不是为了这风筝,我们的一切都会改变,而改变成什么呢,一个原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我被释放出来,还是本身自己已经变了味儿,这一切值得么?还是有时候目标本身就会出些问题?
好像是有什么没写完,或者有些东西我写不出来,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足够的震撼,很多次我必须停下来,等内心平静下来再看,这是一本能够让内心强大起来的书。
3. 文学书籍读后感200字
感情强烈,是左思文章的感情代名词;笔力充沛,是左思文章的语言代名词;寒门丑陋,是左思本人的代名词。这三个词语看似毫无关联,根本是三个代名词。而这,却集合在一个人身上,那个人便是左思。
“赋”是汉朝鼎盛之文学,很多人因此作赋,但有名气的却只有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身为西晋时期并出身寒门的左思竟想有一番大作为,不禁惹人讥笑,但左思不受人影响,仍是孜孜不倦,潜心创作,着了迷一样的走到哪里都低头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三都赋》圆满成功,这本历经十年的艰辛之作,令很多人慕名前来抄写,导致洛阳的纸供不应求,涨价飞快。
是啊,只有经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左思这种发愤图强,不屈不挠,不害怕挫折与嘲笑的精神,才导致他名垂千古,成为一代文豪。我们在现实中,就更应该为我们的良好环境负责,为我们美好的未来不努力学习、发奋学习,为那充满朝阳的明天增添光彩!
4. 小说读后感200字
我给你举例几篇:
篇一:《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们发了两本书《海底两万里》和《木偶奇遇记》,《木偶奇遇记》我以前看过,所以先看《海底两万里》。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故事起与1866年一件闹的满城风雨的怪事,许多船只在海上发现了海怪,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邀追逐怪兽,谁知道落入水中,与同伴一起周游四海,最后不堪海底的沉闷,想方设法重回陆地。
我读完的感想是:我要和尼摩船长一样,为国家偿还几百亿的国债,看到朋友死去无声的落泪,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我要向尼摩船长学习,学习他遇事的自信和沉稳,顽强斗争,热爱学习的精神。
篇二:《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它的内容深深的吸引着我。
书中讲了一艘潜水艇,一个神秘的船长,一个学富五车的科学家,一个老实厚道的仆人和一个野性十足的蒱鲸手,他们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了经历了许多离奇的故事。
最惊险的是章鱼的那一段,六条巨型章鱼用触角宝把潜水艇围了起来,船长和几个船员拿着斧头砍章鱼的触角。经过一场恶战,终于击退了章鱼,那场景真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呀!我很佩服他们的勇敢和坚强,他们齐心协力的一战到底的团队精神。
这本书有意思,我很喜欢。
篇三:《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这次我买了一本书,叫《海底两万里》读了它,我忍不住感慨起来。
这本书主要写了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发现了“鹦鹉螺号”潜艇,却和仆人孔塞伊和捕鲸人内德。兰德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里,做了海底两万里的海底旅行。在路途中,阿罗纳克斯教授宜兴热门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的奇遇。在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危险,千钧一刻。经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罗纳克斯教授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然和大陆有联系,并用海地的财富支援大陆上人们的正义斗争。最后在机缘巧合下,三人在非常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潜艇,将海底的秘密公诸于世。
看完这本书,我非常的赞叹。
篇四:《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的作品向来以严谨的科学性而著称。他的每本书几乎都涉及了各类科学,海底两万里也不例外。
《海底两万里》叙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深海游行的故事,本书通过对怪物的追踪,为我们描绘出一片片神奇的海底世界,有海地平原,海底森林,海底墓地,珍珠世界,沉没的伏州和古城堡······当然,除此之外,小说还为我们展示出了各种各样迷离而又神奇的鱼类世界。同时,凡尔纳还用它神奇的笔为我们设置了很多惊险的场面,是整部小说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海地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事物,我长大后,一定要让人们看到,了解这些东西!!!
篇五:《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我这几天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1866年,海上发生了无法解释的怪事,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个“庞然大物”比鲸大得多,行动也比鲸迅速。看到这里,我心里充满了疑问,那“庞然大物”到底是什么呢?带着疑问,我废寝忘食的看完了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勇敢的人值得我学习,他们分别是康塞尔、“我”、法拉古船长、尼德兰、阿龙纳斯先生。他们加入了林肯号远征队,齐心合力清除独角鲸的船队。最后我终于知道了答案,所谓的怪物就是一个很大的潜水艇。
这真是一本有趣又好看的书。
篇六:《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海底两万里》。我终于看完了。里面的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位叫阿隆纳斯的教授和一只叫“林肯”号的船,发现了一只大海怪,决定除掉它。可是,人们在海面突然遭到了袭击。但是,阿隆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还有船上的一位鱼叉手落到了“大海怪”的上面。后来才发现这是一艘被人控制的潜水艇。在这几个月里他们经历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冒险。终于,安全地逃到了一个小岛上。
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是《美丽的海底世界》讲的是:阿隆纳斯先生和船长一起去捕猎。他们在海底睡着之后,醒来以后他们发现海蜘蛛正在靠近他们。幸亏他们带了一把枪,所以没有受伤。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说话。我一定多读好书。
篇七:《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这些天,我读了一本书叫《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的主人公有:阿罗纳克教授、尼摩船长、内德。兰德。
这本书主要讲了:有一艘潜水艇巨大无比,但被人们看做怪物。阿罗纳克找怪物,却发现这个怪物是一艘潜水艇。就坐上尼摩他们的潜水艇一步步向北走,在向北的路上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感到尼摩船长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船长,还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还很团结人。他不想看到任何人死去,最终他失去了两名水手。虽然尼摩船长最终是下落不明,但我还是很佩服他。
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国效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要向尼摩船长学习。
5. 儿童文学作品读后感200字
我读了《好孩子》这篇课文之后,我被王晓勇同学那爱护动物的品质所感动了,文章之所以能感动我,是因为王晓勇同学的美好品质。 文中这样写了王晓勇与他爸爸的的情景:爸爸告诉我,这只鸟叫红嘴相思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一听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心急了,急忙对爸爸大声吼道:既然红嘴相思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应该把它交给稀有动植物保护协会,不能把它关进鸟笼里王晓勇说:我们大家都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和世界人民一道保护稀有动植物,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更美好。从王晓勇的话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他是多么爱护动物,又多么地热爱着我们人类居住着的这个地球。
6. 文学作品读后感200字怎么写
社戏读后感
《社戏》我最喜欢的鲁迅的文章之一。
这篇散文式的小说以优美抒情的笔调追叙了童年的一段快乐往事。刻画了农村儿童天真勇敢、淳朴无私的性格;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恬静安详的农村生活画面。 平桥村,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是“我”的乐土。
在这里没有私塾的囚禁,不但得到了优待,还可以免背“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在这里没有腐朽的礼教,伙伴们在一起打闹,不会因为行辈冒出“犯上”二字;在这里没有世俗的谩骂,伊不会因为我不高兴而生气,六一公公亦不会因为豆子偷了而发火。有的是钓虾、牧牛、看社戏的趣味;有的是豆麦、水草、罗汉豆的清香;有的是双喜、阿发、桂生这样的好伙伴。
听说有戏看,但得知没船去不成时,我急得要哭;幸好后来双喜打保票,借来八公公的大船,这才和十几个伙伴一起看了那场好戏。这种情景是多么熟悉而温馨,尤其当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时,是极易引起感情共鸣的而且越读越有味。于是你便不由的接受鲁迅的写作风格——大量的白描的使用,让人觉得真实、质朴,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恰是现在的文学作品常常少有的。
7. 文学作品读后感200字左右
《木偶奇遇记》
这本书是一个叫杰佩罗的老头没有孩子,然后利用木头雕刻出来了一个木偶,这个木偶叫做匹诺曹。这本书写的是发生在匹诺曹身上的故事。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每个孩子都像是一颗小树苗,如果要让他长成一棵又高又直的餐厅大树,必须适时修剪它的侧枝,不让他走上歧路。当你有错误时,家长就像修监控,时时刻刻帮助你,提醒你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