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三年级的看图作文怎样上才有效果啊?
⑴故事式导入。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学生听得专心,笑得开心,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只要故事较完整,错别字不多就判“优”等,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⑵活动式导入。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等,让大家参与,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效果较好。
⑶情境式导入。就是为学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可以采用童话故事新编法命题作文。在学习一篇童话的基础上,要求从新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去重新考虑,设计不同的经过,得出与课文相同或不同的结果。如学了《乌鸦和狐狸》以后,可以出个《小乌鸦和小狐狸》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狐狸是否比老狐狸更狡猾?是否运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骗取了小乌鸦的信任?小乌鸦是否吸取了老乌鸦的教训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没有能得逞……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生动、具体、完美地去想象,直到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三年级)
一件有趣的事寒假里的趣事现在还有一些在我的脑海里漂荡,其中有一件我现在想起来还有些想笑.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妈妈买回一斤大虾,乐的我和妹妹欢蹦乱跳. 妈妈问我和妹妹:这些虾是炒来吃,还是焖来吃?;我和妹妹抢着来说,我说:炒来吃最美味;妹妹说:我觉得焖来吃最好吃;我和妹妹闹了起来,我说:你算老几?应该听哥哥的话.;妹妹说:就算你是哥哥也得让一下妹妹呀;我和妹妹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妈妈说:还是炒来吃吧!听了妈妈这样说我们才停战.妈妈把虾拿进厨房准备拧虾壳.我觉得好玩也跟着妈妈走进厨房帮妈妈拧虾壳. 妈妈说:拧虾壳要先把虾头的尖角折断,然后再拧壳,把它的头里面的脏东西洗开就行了,这样就不用怕虾用尖角来刺你.我按照妈妈说的做果然这样拧虾壳快多了. 拧到最后,还剩几只虾,我拿起一只大虾,正当我想折它的角时它把身子曲起来,再一直它的角刺中我的手,我慌忙把虾向地下一扔.我静下来后又把它拾起,终于把它的角折断,妈妈叫我去做作业行了剩下的她拧. 中午妈妈把虾炒好,我看见那原来晶莹剔透的虾身子,现在变成白里透让人看见都流口水三尺.我忍不住拿起筷子夹它起来吃,那虾弯着身子,好像想向我挑战.我想起刚才的情景我还有些害怕.
上一篇:写人作文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