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明代四大奇书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及演变

来源:www.lgsylt.com   时间:2022-06-22 13:58   点击:138  编辑:高政   手机版

《明代四大奇书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及演变》的论文写作的重点要放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和《金瓶梅》上。《三国志通俗演义》人物形象塑造具有类型化和特征化特点,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类型化个性化之先河;《忠义水浒传》体现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任务形象塑造上从注重特征化到走向个性化卖出了坚实的一步;《西游记》多角度多色调的描绘出猪八戒这一形象,比《三国》和《水浒》更贴近生活,因而也更具有真实性,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取得长足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金瓶梅》全书八百多个人物,真正性格化的只不过十几人,与前三部相比迈进了新的一步。脂砚斋:“《红楼梦》‘深得《金瓶梅》壶奥’”建议阅读《中国古代小说史》、《通俗文学十五讲》、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

《名人传》的作者,主要内容,主题,写作特色

作者:罗曼 罗兰(法)
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罗兰认为他们不单单是天资聪颖的个人,而是一些和自己的时代紧密相联并且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体现使人所关心的问题的人。
特色好爽简朴,刻画出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斗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

林白的人物作品

林白生长于广西,九十年代移居北京。八十年代起她创作不断,尤其擅长描写女性身体欲望与感情憧憬,浓烈阴郁,充满南国色彩。她的中篇《致命飞翔》,写男女肉欲的追逐,女性的妥协怨怼,还有随之而来的血腥杀戮,在使我们想到李昂的《杀夫》。这个中篇使林白名噪一时,也代表大陆情色文学的又一个突破。又如《瓶中之水》 碰触女性同性恋的情愫,缠绵矛盾,使男性的吸引力也要相形见绌。而《子弹穿过苹果》及《同心爱者不能分手》等一系列作品反复穿插、交叠种种爱欲关系组合、实验文字书写欲望的限度,虽然未必都是佳作,去已显现林白强烈的个人风格。
《一个人的战争》是部具有相当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借着这本小说,林白有意总结她早期的生活及创作经验,并思索一个女性为写作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全书是始自五六岁(叙述者)林白抚摸自己,初识身体的欲望,一路描写她的少年学习经历,初燃的创作野心,流浪四方的奇遇,一再挫折的恋爱,被迫堕胎的悲伤等情节。她最后辗转由家乡来到北京,“死里逃生,复活过来”林白洋洋洒洒写来,颇有不能自已的时候;但全书的形式虽不够精致,仍有一股直率动人的力量。
往事不堪回首,但也只有真诚的检视过去岁月的希望与虚惘,自剖年少的轻狂与虚荣,作家才能开展出更成熟的视野。林白写自己成名心切,曾贸然抄袭了别人的作品,留下洗不清的污点;写自己一心壮游他乡,却在最可笑的骗局中失去贞操;也写自己为爱献身,几至歇斯底里的绝望。自揭疮疤,不是易事。但林白告解忏悔的动机无他:生命最绝望的时刻反而成就她对创作最深切的执著。一个女作家的成长,真是用身体来作为赌注。小说中林白以三、四十年代多情早逝的女作家萧红自况,确令人心有戚戚焉。
但与萧红的内敛抒情不同,林白的叙述,常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片段。也许对她而言,自己的遭遇太离奇、太坎坷,怎能不多加渲染。这是小说家缺乏自信之处。而很反讽的,只要我们把《一个人的战争》与前述几部女性作家自传式作品并读,我们不难发现她们的经历竟然有不少相似性。这是女作家的宿命使然,还是一代共和国女性女性共同的考验?尽管作家的立意与当年《青春之歌》杨沫背道而弛,一种激切的、为自我找寻定位的渴望,却如出一辙。是在这个层次上,《一个人的战争》中过分感伤与夸张的修辞,才有了语言式的意义。林白的小说仿佛要为千百同辈女子,写下“一个人的战争”,一首变调的“青春之歌”。
林白的小说以“我”的叙述声音横贯全局,但她不时加入第三人称观点,旁观一个名叫多米的女子的遭遇。我与多米代表了林白的不同身分――过去与现在,虚构与现实,内里与外在,血肉与鬼魅,恋爱与被恋爱的身份。人物的主体因此分裂成多种不同可能,创造出极引人的叙述角度。除此,林白在叙事流程中插额外的情节副线;节外生枝,故事中有故事,想象与经验再难分清。像是她在西南边境鬼魅似的与“民国”女子相遇的一段,就是好例子。凡此都足以显示她对实验风格的好奇,而她曾从事电影编剧的经验,想来也给了她不少灵感。如果当年杨沫的《青春之歌》臣服于“毛文体”的史诗化风格,企图以一清如水的叙述来通透女性的里里外外,林白这一辈的作家要反驳:她们的心事哪里能“一语道破”?分裂的主题,流动的视角,多元的声音,《一个人的战争》俨然视作九十年代女性叙事的特征的蓝本。 林白在《妇女闲聊录》里说出了一些人们平时甚至都没有想到的东西。在今天,传媒高度发达、书本成山、媒体如云、著述如海,各种先进的摄影工具、传媒工具非常多。人们仿佛对这个社会什么都知道,没有不知道的东西,但是事实上,很多信息是外在的。比如影视,拍了很多东西,每天都有农村作品呈现出来,但是真正把生存写出来的作品寥寥?而一个生命真正最关注、最为之颤栗的、或者说心灵的历史离得非常远。
《妇女闲聊录》令我们感到,我们对今天的农村并不理解。《妇女闲聊录》中所揭示的是沉默的大多数的生活状态。比如木珍这样的女性所言说的,她内心的隐痛,她周围大多数人的日子,甚至农村中凋敝的日子,怎么打牌,怎么作二奶,农村中很多真正的东西。《妇女闲聊录》这样的作品告诉了一些读者不知道的东西。
当然,作家也不能都写《妇女闲聊录》,都写聊天式的东西也不行,但是林白的作品带有很大的创新,甚至是打开观看世界的一个新的视角,展开了一片我们非常陌生的生活真实。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些生命的感觉、内心的感觉,属于心灵史发出的东西。这部作品是回到生存本身、回到事物本身,具有这样的品性。
《妇女闲聊录》也使读者开始关注农村本身的价值问题。比如性问题、妇女问题、道德的解体问题。一般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贞操观念应该是很坚固的。但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农村的贞操观念有瓦解的趋向,带有普遍性,瓦解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封建文化在农村并不是根深蒂固的,它经不起外来文化的冲击。书中使读者看到真正的农村是怎样的,今天农村真正的道德是怎样的。比如打工的生活,他们到都市中的生活;比如教育问题,6年级学生不知道加法是什么;另外书中也写到了包二奶的现象等等。
在创作上意义,这部作品也是不一般的,它打通了一堵墙,这堵墙就是作家和生活之间的墙,一直以来,这堵墙很难被打破。所以有人说,作家写作是第一位的,每天起码要写多少字,就从书房中出来,舒一口气,然后去吃饭,就应该是这种生活。而实际上,真正应该的生活,是在生活中迸发出不吐不快、按捺不住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写作。现在有些人是颠倒的。林白这种写作是打开了一个通道,打开了这堵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